青島產業升級發展成色足
分類:新聞中心 時間:2021-09-132281 次瀏覽
不久前,科技部批復以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建設“青島易邦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這家總投資1.6億元的實驗室是全省由企業承建的安全三級實驗室,也是山東現有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更別,可開展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防治研究。依托這家科技企業,全市乃至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有了更加堅實的創新支撐平臺。
為了進一步突出企業在關鍵技術攻關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構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科研立項機制,累計下達資金9.1億元,其中7.4億元投向企業,占比高達81.3%。
今年以來,按照“項目落地年”要求,市科技局對重點科技項目“既出錢、又出力”,高新產業成色十足的科技項目如鼓點般密集落地青島。國際領先醫藥健康領域產業孵化平臺——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頭部企業——元碼基因科技、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研究院(青島)、山東重工集團研發中心等項目在青扎根;高端軸承產業示范基地、科學儀器產業園等已落地項目也加快了建設進度。
高端創新平臺進入提速發展階段,為產業升級提供源頭供給能力
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平臺的支撐。今年以來,我市多措并舉,推動高端創新平臺建設攻堅戰,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如雨后春筍,給島城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動能。
不久前,作為市科技局“局區會商”專項之一的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正式開園,同日便有8個項目簽約入駐,規模3億元的專項產業基金同時成立。作為我市科學儀器領域的“集大成者”,這個園區將依托科技部評估中心資源優勢,用3-5年引進集聚一批高端儀器科研團隊及企業,打造國內集科研、檢測和應用為一體的新型科學儀器產業園區,為我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啟動到落地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該園區不僅完成了選址、落地,還同步招引了項目和資本,產業鏈條和要素生態加速完善,成為國內個全要素集聚的科學儀器產業專業園區,創造了“青島速度”。在這個過程中,市科技局全程“陪伴”,給予細致的服務和支持,首期500萬元科技資金已經撥付到位。下一步,市科技局還將會同市南區加快項目招引,推動我市科學儀器產業集聚壯大,在科學儀器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領域再創造一個“青島模式”。
今年以來,多個像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這樣的重大創新平臺都進入了發展“提速”階段。不論是海洋試點實驗室這樣的“國字號”平臺,還是海上綜合試驗場、海上風電、大型養殖工船等重大平臺項目,或者是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山東能源研究院等科技創新策源地,都在加速成長,形成創新要素聚集效應。
創新平臺的發展必然帶來產業創新體系的升級和完善。最近,省科技廳公布2021年首批22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我市有5家單位獲批牽頭建設,將全市的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總數“刷新”至21家,約占全省四成。
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是山東省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創新載體。我市目前21家技術創新中心涉及海洋科技、高端裝備、智能交通、橡膠輪胎、高效農業等領域。其中,海洋領域優勢突出,約占我市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的三成,涵蓋了海洋醫藥、海洋腐蝕防護、海洋監測設備、智能裝備、智慧港口和綜合性海陸統籌等細分行業。
高端創新平臺的建設強化了源頭技術持續供給能力,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著戰略引領作用,書寫著青島科創引領產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邏輯。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創新創業更加充滿活力
創新創業的“熱帶雨林”需要“陽光雨露”,為創新創業厚植生態土壤一直是科技服務提升攻堅戰的發力點和落腳點。
今年以來,一場場主題各異的“科技沙龍”在青島“遍地開花”。聚焦不同產業領域,每一期沙龍都匯聚著企業、資本、載體等創新要素,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激蕩著島城科創生態的“一池春水”。這樣形式新穎的科技活動正是我市科創生態充滿活力的重要體現。
通過成立首批“科創中國”學會科技服務團,我市為企業對接全國學會資源打開了通路;通過舉辦2021科技活動周,我市組織各類系列活動125場,在全市刮起了熱愛科學的“旋風”……在青島,創新創業微生態正日益完善。
為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市科技局在科技惠民示范引導專項中開展“組閣揭榜”試點,推行科研經費使用“包干制”,讓科研資金真正去往“強者”手中,發揮更大價值;通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我市還建立了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制度,以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科研環境,成效顯著。今年,青島獲批科技部科技監督評估和誠信管理改革試點,是全國獲批的五個試點中的副省級城市。
暢通的創新成果轉化機制也是評價一座城市創新創業生態的重要標準。依托“半島科創聯盟”平臺,我市開展了產學研對接活動,累計走訪企業、高校院所800余家,收集需求649項、成果8315項,并針對性組織對接活動5191場,為成果“供”“需”雙方打造了對接的橋梁。
創新成果的產業化之路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扶持。通過發起資本助力創新攻堅戰,我市加快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創母基金已深入對接并儲備近200只子基金,通過投決的子基金和直投項目15個;完善科技信貸“白名單”制度,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截至6月底,已累計助力企業獲得信貸998億元。
科技人才支撐攻堅戰的推進則為青島匯聚了更多高端人才。今年以來,我市首期5000萬元“人才金”已經啟動,就是要為人才提供發展的資金支持;“按薪定才”“以賽選才”“以績推才”,給予頭部企業自主薦才權等新打法,則是我市加強人才培養的力舉;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便利化改革,上半年共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2455件,其中A類545件,占全省A類比重為60%。(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火車頭”,科技創新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不言而喻。
今年以來,青島已新增6家上市高企,總數達33家;通過科技信貸“白名單”制度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上半年累計助力企業獲得信貸998億元;依托“半島科創聯盟”平臺,累計組織對接活動5191場;帶式輸送機等多個高新產業成色十足的科技項目紛紛落地……
成績的背后,是青島加碼推進科創引領:創新科技項目評價機制、創新科技資金發放辦法、創新高企培育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更多源頭活水。
全省規模更大的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效果合成)落地青島。
科技型企業隊伍壯大,高新產業成色十足的科技項目密集落地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高新技術的“產出地”,也是高新產業發展的助推器。今年以來,我市科技企業隊伍不斷壯大,為高新技術的誕生和高新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更多活力。
今年以來,我市已有4批共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評價;通過優化高企認定流程,我市探索建立申報受理常態化機制,全年高企總數有望突破5300家。此外,聚焦海洋等重點領域優先支持,市科技局挖掘了有巨大潛力的高科技企業,強化政策“組合拳”加以精準扶持,通過高企上市培育庫等方式,對擬上市高企進行精準施策。在高企上市行動的持續推動下,我市今年已新增上市高企6家,上市高企總數達33家。
龐大的科技企業群體正越來越多地承擔起科技創新“領頭羊”的責任。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下線,依托的是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創新;全球首條無水染色產業化示范線誕生于即發集團,目前正在平穩運行。
下一條: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