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展對新生產力的感觸
分類:輸送機公司新聞 時間:2022-08-168470 次瀏覽
我對工業機器人了解并不多,有跟客戶聊過服務類型的機器人,我們也參與服務類型的機器人的生產中去。我認識有幾個工程師都是做人形服務機器人的,在國內市場,人形的服務機器人更多的還是在一個探索的階段,有很多企業注重系統,算法,硬件方面更多的好像還是選擇現成的多一些。這類機器人能夠開模大批量生產的也比較少,一個1.6米高的人形機器人,外殼開一套好的模具,模具成本就上200萬左右,消費市場沒有那么大,生產方式還是比較青睞于我們這種手板廠,做硅膠復模,或者樹脂模低壓灌注。總得來說,服務類型的機器人制作不算很難,難的是算法,控制器
器人上使用兩種減速機,一個是RV,一個是諧波。驅動力大的時候用RV,驅動力小的時候用諧波。在諧波減速機領域,蘇州有個公司叫綠的諧波是國內老大,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60%,而且工程師告訴我,日本的FANUC機器人已經在對他們的產品進行內測,測試了3年反饋的信息與國際上廠商沒有差異。機械這行業,好產品需要時間,在沒有驗證之前,你不靠品牌效應就沒人敢信你;而如果打出品牌,日子就好過了;
家電產業成功了,汽車產業失敗了,這是為什么呢?我想,家電行業后來崛起的是一批民營企業,而汽車行業,一汽二汽都是老大國企,體制僵化,不爭氣。另外,家電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汽車不能比,技術含量高的行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就不容易。
這次展會最令我欣喜的是國產零部件有希望。我參觀了幾個的國內廠商,包括做RV減速機的南通振康、做諧波減速機的蘇州綠的諧波,以及做控制器的成都卡諾普。伺服電機這塊沒有獲得什么信息,有個企業叫新時達是做伺服電機的,也做機器人,可惜沒遇到會聊的人。
上面說了國產機器人在國內占40%左右,這是說的機器人,而不是零部件。而機器人的產業鏈,核心零部件是處于最上游,你搞不定上游,只忙不賺錢,而且容易被人卡脖子。在機器人這個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產業,中國絕不能再滿足于集成創新和模式創新,必須不惜代價搞定核心零部件產業,占住產業鏈上游;
服務機器人的運動控制精度遠沒有工業機器人那么高,但是智能要求比較高,比如與人的互動。所以就突出了軟件和算法的重要性。其實工業機器人的控制器的核心也是算法,對于硬件和運動的控制等,這個核心算法需要長期積累和修正。就好像蘋果的核心不是硬件一樣,而是長期優化的OS。
建議讓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鏈的發展,把那些買樓賺過來的錢,投到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上,為中國機器人行業的提供平臺,更為機器人廠商及用戶提供發展資金和交流平臺,助力產業發展。智能制造2025不能只做為一個口號,需要上層建筑引導中小企業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之路!!我倒不認為機器最后會主宰人類,最可能的是少數人控制了機器人,通過這些機器人再去控制其他的多數人。這是非常可能的。
高端的話難度一樣很大,但總體上是突出智能而不是動作。隨著需求的發展,給你做一個機器人情人,那樣的話智能要求極高的同時,硬件、動作和精度要求也會很高。你能想象出來應用場景的。
減速機的加工要求很高,各種形位公差都有,位置度達到μ級的要求很多,一般的機床難以加工,所以能生產減速機的廠家一定有很多高端的設備,不然,加工的零部件不合格,后續的工作更沒法做